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yuxunbook.com

第115节(2 / 3)

半天没回过神来。

明明之前还一起吟诗作赋,态度温和有礼,看着也就像富贵子弟罢了, 他们下意识便认为是县学里求学的生员, 结果转眼却变成了高人一等的父母官了。

“怎么就不能是县令了?”张贰河不由提高声量,差点就急眼了, 一直以来热情的态度也快维持不住。

吕肖这么猜想也无可厚非。

哪有那么年轻的县令?

陆久安看着和他们年岁一般大。

不, 甚至比他们还要小些。

他们自己尚且还在为下一次的乡试而苦心孤诣, 陆久安就已经署名于册, 位列朝班了。

吕肖甚至在心里怀疑:年纪轻轻,经验尚且不足,能做稳一方官位吗?能做好一个官吗?

然而这几日游览下来的所见所闻都在告诉他,应平百姓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, 比大多数的地方都要强, 一切都是这位县令的功劳。

刘资察言观色, 连忙走上前道:“张小哥你误会了, 我们只是没想到应平的县令如此年轻有为。”

不是没想到,而是完全始料未及。

张贰河这时候也想起了自己导游的身份,脸色缓和了一些:“那是自然,若是没有陆大人, 今日我张贰河的尸骨都不知道烂在何方了。陆大人可以说是给了咱们应平所有百姓第二次生命, 再也没有比他更好的县令官了。”

在介绍应平各大人文景观的时候,张贰河也介绍了流民收纳所的由来,自然讲到了应平是如何一点点从民不聊生的境地, 变成如今这般朝有食暮有所的祥和景象。

吕肖内心深处久久无法平静。

他想起第一次注意到陆久安时,他正因为一副墨画在那群学子面前大出风头, 吕肖一度把他当成应平学子里面的佼佼者,还妄想挫一挫这个为首之人的威风,却原来,他们之间身份地位悬殊如此之大。

吕肖沉默不语,提脚大步走开。

刘资像是知道自己好友在想什么,追上去拍了拍他肩膀:“其实县令在官位里不过是一个浊流官,以你的家世,区区县令还不是得巴结于你,你何必这般妄自菲薄。”

其实刘资已经说得很是委婉了。吕肖自视甚高,志向宏大,平日别说县令,就是比县令大一级别的官他也不一定放在眼里。

吕家门第显赫,本是盐商起家,说起盐商,或多或少都与官府挂勾,吕家因为盐业发家致富,在省城一代声名鹊起,家中子弟多如牛毛,有一两个考取功名也不足为奇,吕肖的二伯就在朝堂为官,在文华殿门东房就职中书侍郎。

吕肖轻飘飘看了他一眼,没有说话。

刘资又道:“县令官就是考取举人功名也可以任职,陆大人虽说入官早,但日后成就不一点高于你,三年后你若是中了进士,至少也是庶吉时或者编修起步,那时候,岂是县令能比的。”

这话说得没错,然而他们哪里知道,应平县令陆久安,本是探花出身,还真不是一般进士能比得了的。

张贰河并没有听到两人之间的谈话,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:“咱们陆大人一向平易近人,不过他当真和你们约定了要交换书籍?”

刘资把那日两群人斗诗的事情告之于他。

张贰河一拍脑袋,兴奋道:“原来是你们啊,你们斗诗的事都上每日要闻啦,是陆起主编亲自写的。”

吕肖等人一直在游山玩水,没怎么注意县城里发生的事,但是张贰河一次不落看完了每一期的要闻,对要闻里提过的事如数家珍。

“竟还有这等事?”刘资兴致勃勃地摸着下巴,琢磨着要不要把这一期的要闻买一份带回省城给向学政看看。

听张贰河这么说,好像上要闻是一件什么无限荣耀的事。

其余学子也纷纷喜形于色。

张贰河看着为首的吕肖道:“你若是和陆大人交换书籍,直接去县衙找他便是,那群衙差很通情达理,不会为难你们的。要是实在不行,那就去县学,正好你们要去参加辩论赛,陆大人有时候会去讲学,在那里也可以找到他。”

陆久安压根不知道这些,回到县衙以后,正巧赶上吏部送来人才市场的方案,陆久安大致看一眼,觉得没什么问题,便放心大胆地全权交给吏部去做。

而这位老干部也没让他失望,半个月后就交给他一个趋于完善的人才市场。

人才市场取了一个浅显易懂的名称,叫做任工阁。

任工阁就选在东城门,平日这里作为出入口,人流量比较大,再加上以往张贴告示都在此处,百姓已经习惯了到这儿来看应平县衙发出的招工信息,陆久安思虑再三,也就懒得再另择他处了。

任工阁并没有新修建筑,只是把原先东城门旁边一个比较老旧的宅子翻新一遍,任工阁运作的当天,就在要闻上进行公示了,不管是看稀奇的,还是闻讯赶来真正找活计的,都在第一时间涌进任工阁内。

陆久安在任工阁开启后的第五日来视察,这个时候,任工阁已经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